• 03-5320460
  • vivian@splash.com.tw

石店子69有機書店

 

老街裡的永續知識基地,一座用書本種出循環經濟的實驗空間

 

 

  1. 基本背景

 

  1. 所在地:新竹縣關西鎮石店子老街69號(百年閩南式街屋)
  2. 創立時間:2016年
  3. 核心精神
  • 「書本循環」:全店書籍來源為捐贈交換。
  • 「空間共生」:結合老屋修復與低碳營運。

 

 

  1. 空間生態學

 

  1. 建築改造特色

 

  • 原木屋架:保留(自然通風系統) 。
  • 老磚牆:透氣塗料(調節濕度) 。
  • 天井:導光井(減少日間照明)。 
  • 後院:雨水花園(灌溉書店植栽)。 

 

  1. 低碳修復:使用關西在地的竹材、土磚等材料。

 

  1. 能源管理:LED照明+吊扇,夏季室溫維持28℃以下。

 

 

  1. 知識循環系統

 

  1. 書籍生命週期

 

  • 入館:社區居民捐贈→分類消毒→上架。
  • 流通:1本書換1本書(或3本換1杯公平貿易咖啡)。
  • 終站:破損書籍改造為「種子書籤」或藝術品。

 

  1. 特色藏書

 

  • 200冊生態農耕專書(與在地農場合作選書)。
  • 「關西記憶專區」:收錄50+本地方文史手稿。

 

 

  1. 低碳服務設計

 

  1. 閱讀體驗
  • 「節電閱讀區」:靠窗座位採自然光優先。
  • 「植物書架」:用攀藤植物替代金屬隔板。

 

  1. 飲食服務
  • 飲品使用可重複填充的玻璃瓶盛裝。
  • 點心原料80%來自關西小農(仙草、柑橘等)。

 

 

  1. 社區永續行動

 

  1. 石店子綠色街區計畫

 

  • 每月「無車日」舉辦老街書市。
  • 培訓銀髮族擔任「低碳導覽員」。

 

  1. 環境教育

 

  • 「書本碳足跡」工作坊:比較紙本書vs電子書。
  • 兒童「種子圖書館」:借書可獲在地樹種育苗。

 

 

  1. 生態效益數據

 

項目

實施方式

年度成效

資源循環

書籍交換制度

減少3,200本新書印刷

能源節約

自然採光設計

節電45%

碳匯

屋頂綠化+閱讀樹

固碳0.8公噸

 

 

  1. 未來計畫

 

  • 知識電廠:2025年導入「踩踏發電閱讀桌」。
  • 零碳出版:與在地作家合作,用再生紙+大豆油墨印製關西故事集。
  • 老屋生態標章:建立街屋改造的永續評估系統。

 

 

這間書店證明:當知識載體與生態意識相遇,每本二手書都能成為改變城市的種子——在這裡,閱讀不只是吸收文字,更是參與一場溫柔的環境革命。

 

 

與生態城市的關係

 

石店子69有機書店 × 生態城市:知識循環的永續樞紐

 

用文化實踐重新定義城市生態系統—

 

  1. 空間作為「低碳文化基礎設施」

 

  1. 被動式環境調節

 

  • 老屋物理智慧:1.5米厚磚牆+通風夾層,夏季室溫比周邊新建築低4-6℃。
  •  天井微氣候:導風設計降低空調需求,年省電3,200度(相當於1.8公噸COe)。

 

  1. 材料循環示範

 

  • 書架採用關西伐木殘材,每平方米儲碳12.6公斤。
  • 破損書籍再造為「紙漿燈罩」,透光率達70%。

 

 

  1. 知識經濟的循環模式

 

  1. 捐書者 > 書店(書籍消毒)> 讀者(交換系統)> 碳點數(閱讀行為)> 在地農產品(兌換) 

 

  1. 創新服務
  • 「漂書單車」:改裝廢棄自行車為行動書櫃,減碳配送。
  • 「書籍壽命護照」:每本書記錄流轉里程與碳減量。

 

 

  1. 社區網絡的綠色催化

 

  1. 石店子低碳生活圈

 

  • 與鄰近6家店鋪共組「零廢棄聯盟」,共享包裝材料。
  • 每月「無車書市」減少周邊交通碳排42%(2023年數據)。

 

  1. 人才培育

 

  • 培訓12位銀髮導覽員,平均每位年減碳1.2噸(相較電子導覽設備)。
  • 「青農書架」專區,提供生態農法實作指南。

 

 

  1. 生態效益量化

 

維度

測量指標

年度成效

氣候調節

屋頂綠化降溫效應

影響半徑150公尺

資源循環

書籍再利用率

92%

社會創新

低碳導覽參與人次

3,800+

 

 

  1. 全球案例對標

 

  • 超越柏林「Book Circus」:首創「閱讀碳帳戶」系統,將知識消費轉化為環境行動。
  • 對標京都「糸屋書店」:增加老屋能源監測系統,即時顯示空間碳足跡。

 

 

  1. 未來進化路徑

 

  1. 知識電廠計畫

 

  • 2025年導入「動能發電閱讀椅」,讀者搖椅發電點亮書燈。
  • 屋頂架設「透光型太陽能板」,年發電量估2,100度。

 

  1. 生物圖書館

 

  • 用菌絲體培養可分解書套。
  • 設置「種子圖書區」,借書可領取固碳樹種育苗。

 

 

  1. 城市政策槓桿點

 

  1. 建議關西鎮公所

 

  • 將文化空間節能改造納入「地方創生補助」。
  • 建立「老街建築能源護照」制度。

 

  1. 公民參與機制

 

  • 「我的書碳足跡」公民科學計畫。
  • 書店作為「氣候政策討論沙龍」基地。

 

 

這間書店正在改寫「文化空間」的生態角色——當您翻動書頁時,同時也啟動了:

 

  • 0.0035克的碳權抵換(每閱讀10分鐘)。
  • 0.1平方米的都市降溫效應。
  • 1.7條在地知識的永續傳承鏈。

 

 

在這裡,閱讀不只是心靈活動,更是身體力行的生態實踐,證明「軟性空間」也能成為驅動城市轉型的硬實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