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草一分田
關西鎮的仙草生態樂園,以傳統農藝實踐永續生活的實驗基地
- 基本資訊
- 成立時間:2015年。
- 核心理念:復育關西仙草原生種、推廣生態農法。
- 場域規模:1.2公頃(含栽培區、生態池、加工坊)。
- 認證標章:
- 生態農法特色
- 仙草與自然共生的栽培系統
- 仙草田:吸引(蜜蜂) 、遮蔭保濕(地瓜)、落葉分解(蚯蚓)
- 蚯蚓:改良土壤(仙草田)
- 免耕栽培:保留土壤微生物相,年減碳約3.2公噸。
- 生物防治:放養姬蟋蟀控制害蟲,取代農藥。
- 水資源智慧管理
- 生態池收集雨水,循環用於灌溉。
- 仙草品種選育:耐旱「關西原生種」比商業種節水40%。
- 體驗與教育設計
- 五感探索活動
- 仙草染布:用熬煮廢液進行天然染(pH值中性無污染)。
- 盲測遊戲:比較生態栽培與慣行仙草的香氣差異。
- 夜觀生態:探訪依賴仙草田的螢火蟲、樹蛙。
- 學程合作
- 與清大合作「仙草田碳匯研究」公民科學計畫。
- 開發「仙草數學」教案(用採收數據教統計)。
4. 產品開發與循環經濟
- 全株利用產品線
部位
|
應用
|
特色
|
葉
|
古法仙草茶
|
無添加糖,用野蜂蜜調味
|
莖
|
仙草纖維杯套
|
可生物降解
|
根
|
中藥浴包
|
與在地中醫診所合作開發
|
- 包裝革命
- 仙草膠質製成可食用薄膜包裝。
- 回收關西老窗框改製為禮盒。
- 生態城市貢獻度
- 都市降溫:仙草田比水泥地表降溫6-8℃,影響範圍達周邊300公尺。
- 碳匯能力:每公頃年固碳量4.8公噸,相當於240棵樹。
- 社區參與:舉辦「剩食仙草凍」工作坊,年減少200公斤廚餘。
6. 未來計畫
- 仙草基因庫:保存17種台灣原生品種。
- 零碳加工廠:2025年導入太陽能乾燥設備。
- 仙草療癒花園:與長照機構合作園藝治療。
這塊不施化肥的田畝,正用最傳統的方式,長出最前衛的永續生活想像—在這裡,每一株仙草都是生態城市的微型工程師,默默調節著這片土地的呼吸節奏。
與生態城市的關係
仙草一分田 × 生態城市:一株仙草織就的永續網絡
-
- 空間機能:都市中的生態服務站
- 微氣候調節中樞
- 蒸散降溫:1.2公頃仙草田夏季日均降溫效應等同50台冷氣(影響半徑500公尺)。
- 濕度緩衝:田區相對濕度較關西市區高15%,減少空調需求。
- 生物跳島系統
- 仙草田:蜜源(蜜蜂)、棲地(樹蛙)。
- 蜜蜂:授粉(鄰近果園)。
- 樹蛙:生物防治(菜園)。
- 監測記錄:田區出現7種保育類昆蟲,成為關西生態廊道關鍵節點。
-
- 循環經濟創新模式
- 廢棄物轉化矩陣
輸入項
|
轉化技術
|
輸出產物
|
減碳效益
|
仙草熬煮廢液
|
低溫濃縮
|
天然染劑
|
年減0.8噸
|
採收殘枝
|
氣化發電
|
加工坊能源
|
年減2.1噸
|
遊客廚餘
|
黑水虻分解
|
甲蟲飼料
|
年減0.3噸
|
- 水循環革命
- 生態池系統年回收1,500噸雨水,供應80%灌溉需求。
- 「仙草根系過濾」技術,將生活灰水淨化後回灌。
-
- 低碳生活推廣平台
- 碳感知體驗設計
- 「碳足跡透明化」導覽:從栽種到商品的CO₂可視化。
- 預約制「碳中和下午茶」:使用太陽能灶具烹煮仙草凍。
- 綠色交通整合
- 與Gogoro合作「仙草田換電站」,充電享仙草冰折扣。
- 開發「單車採集路線」串聯5處關西綠點。
-
- 社會參與機制
- 碳權民主化實驗
- 市民認養1平方公尺仙草田,可抵換個人碳帳戶0.1噸額度。
- 「綠點換宿」計畫:志工服務時數兌換生態民宿住宿。
- 跨世代知識傳承
- 青農學校:培訓「仙草氣候調適栽培技術」。
- 銀髮智庫:錄製50位老農「節氣農法」有聲書。
-
- 數據驅動管理
- 環境監測系統
指標
|
監測技術
|
成果(2023)
|
固碳量
|
雷射葉面積掃描
|
4.2噸CO₂e/年
|
生物多樣性
|
自動聲景記錄儀
|
鳥類增加23%
|
土壤健康
|
微生物基因定序
|
固氮菌提升40%
|
-
- 全球案例對標
- 超越日本「靜岡茶草場」:仙草一分田首創「農廢氣化發電」閉環系統。
- 對標荷蘭「方塊農場」:增加「都市降溫服務」量化評估模型。
-
- 2030永續藍圖
- 仙草智慧微電網:整合田間小型風機、氣化發電與儲能系統。
- 氣候難民作物庫:保存抗旱、耐澇仙草品系,作為都市韌性綠化方案。
- 仙草皮膚衣研發:從仙草膠提取涼感纖維,替代化學降溫布料。
這塊田證明:當農業從生產端轉型為「生態系統服務供應者」,每株仙草都能是城市的綠色基礎設施——它的根系抓緊土壤碳匯,葉片調節都市呼吸,莖幹編織社區網絡,正重新定義人與土地的契約關係。
|